乙肝两对半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
专科分类:传染病检查
检查分类:血液检查
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是否空腹:空腹
参考价格:25~60元/项
温馨提示:如果检查者要同时检查乙肝两对半、肝功能(乙肝B超)时,必须空腹。
乙肝两对半检查分为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在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中,乙肝两对半正常值是不同的。
在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查中,检查结果通常用“+”或“-”号来表示,“+”号表示阳性,“-”号表示阴性。乙肝两对半正常值是“-”阴性,说明血清中检测不到这项乙肝病毒标志物。
在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查中,乙肝两对半正常值为①HBsAg:<0.5ng/ml(毫微克/毫升) ②HBsAb:<=10MIU/ml[米尤(音)/毫升] ③HBeAg<=0.5PEI U/ml ④HBeAb:当HBeAb定量<=0.2PEI U/ml ⑤HBcAb:<=0.9PEI U/ml。
三种正常模式:(顺序: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1. - + - - +
2. - + - - -
3. - - - - -
项目顺序如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表示阴性,“+”表示阳性,临床意义如下
一、9种常见模式
1-----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者。
3---++(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HBeAg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的出现,而消失较早,与HBV-DNA密切相关。其临床意义为(1)可作为急性乙肝辅助诊断和预后指标,急性乙肝进入恢复期常随HBsAg的消失而消失。如果急性乙肝发病后3-4个月,HBeAg由阳转阴,抗-HBE出现,表示预后良好.起病3-6个月,仍 HBeAg(+),可能是急性肝炎转为慢性的最早证据。(2)有助于判断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HBeAg存在于HBsAg阳性者血清中,说明血液中有Dane颗粒,多数HBV-DNA阳性,三者消长基本呈平行关系。所以HBeAg(+)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抗-HBe(+)者一般传染性较低。但若血清HBV-DNA(+),可能有HBV变异株存在,仍有一定的传染性;(3)HBeAg阳性提示HBV在体内复制。HBeAg消失前后出现抗 -HBe,此时期称为血清转换期,即由HBV复制期转为非复制期。出现抗-HBe常提示HBV增殖减弱或终止。但如果HBV基因的前C区核苷酸序列改变阻止了HBeAg的形成,血循环中仍有HBV存在,肝病可能继续发展,并逐步演变成肝硬化;(4)在出现原发性肝癌时,HBeAg检出率下降,而抗-HBe,a-FP增高.故在HBsAg(+)的肝硬化病人中,抗-HBe(+),a-FP增高,提示早期肝癌的可能;(5)母婴传播中,孕妇分娩时HBeAg(+)可能扩大母婴之间的传播率。
4-+---(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5-+-++急性HBV感后康复。
6+---+(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7-+--+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病毒已基本清除,身体在康复。但也有个别病人仍出现肝功能异常、DNA阳性,考虑病毒是否有变异存在,仍要继续治疗,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
8+--++(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9+-+-+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复制,传染强。即俗称的“大三阳”。
二、16种少见模式
10+----(1)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感染潜伏期;(2)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弱。
11+--+-(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2)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12+-+--(1)急性HBV感染早期,(2)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3+-+++(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携带者。
14++---(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5++--+(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6++-+-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7++-++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8+++-+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HBsAg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19--+--(1)非典型性急性感染;(2)见于抗-HBc出现之前的感染早期,HBsAg滴度低而呈阴性,或呈假阳性。
20--+-+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21--+++急性HBV感染中期。
22-+-+-HBV感染后已恢复。
23-++--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4-++-+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5---+-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三、7种罕见模式
26 + + + + + ①一种亚型的HBsAg及异型的抗HBs(常见);②血清从HBsAg转化为抗HBs的过程(少见)。
27 - + + + -
28 - + + + +
29 - - + + -
30 + - + + -
31 + + + - -
32 + + + + -
结果偏高可能疾病:乙肝、新生儿乙型肝炎、急慢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乙型肝炎抗原血症、输血后肝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母乳性黄疸
乙肝两对半检查是一种化验试验,主要是检测体内的乙肝病毒抗原情况,也就是乙肝病毒及机体的反应情况,它是用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及粗略评估体内乙肝病毒的水平,所以乙肝两对半检查与代谢没有直接关系,进食不影响那些HBV抗原抗体的指标,即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所以不需要空腹。
乙肝两对半检查不需要空腹检查,但是乙肝两对半常常和肝功能或乙肝B超检查一起检测,来判断乙肝情况。而肝功能和乙肝B超检查必须空腹,同时检查前一天要饮食清淡,检查前三天不能饮酒,才能保证检查的准确性。所以如果要同时检查乙肝两对半、肝功能(乙肝B超)时,必须空腹。
1.静脉抽血,化验。
2.病毒的血清学检查。
造血功能减低的人如白血病、各种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患者或血小板减少的人抽血时应注意,不宜多抽或频繁抽血。
1.抽血结束后,不要按揉针孔部位,以免造成皮下血肿。如果抽血处有小片青淤,轻微触痛,请不要慌张,可过24小时后再做热敷,以促进淤血吸收。一般的小量淤血会在3到5天的时候内逐渐吸收而颜色变浅,恢复正常。
2.抽血后出现晕血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艾滋病 感染性腹泻 狂犬病 传染病 禽流感 风疹 疟疾 脊髓灰质炎 伤寒 包虫病 布氏杆菌病 传染性软疣 疯狗症 口蹄疫 麻风病 牛痘 水痘 丝虫病 天花 兔热病 猩红热 恙虫病 乙型脑炎 胃梅毒 肠毛滴虫病
失眠 红斑狼疮 甲亢 糖尿病 股骨头坏死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 抑郁症 前列腺炎 肺癌 肝癌 子宫肌瘤 乙肝 小儿脑瘫 不孕症 近视眼 尖锐湿疣 口腔溃疡 冠心病 痔疮 鼻窦炎 丰胸 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