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项目> 粒细胞与红细胞比值

粒细胞与红细胞比值

  指在显微镜下计数骨髓涂片中,粒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的总和与红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的总和之比,又称粒红比值。习惯上以有核红细胞数为1,用粒细胞数除以红细胞数的值来表示。粒红比值反映了粒细胞与红细胞的相对增生程度,有利于粒细胞、红细胞两系统疾病的分析。

基本信息

专科分类:心血管

检查分类:显微镜检查

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是否空腹:空腹

参考价格:30-60元

温馨提示:禁忌吃辛辣食物,要正常饮食。

正常值

  (1.28~5.95)∶l。

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比值正常除正常人外,还可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以及非原发于造血系统的其他恶性及非恶性疾病,它们的特点是粒细胞、红细胞两系成比例地同步增加或减少。另外,部分疾病的早期,粒红比值也呈现正常。

  (2)比值升高表示粒细胞系统细胞增多或红细胞系统细胞减少。见于各类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和单纯红细胞性生成障碍性贫血、化脓性感染、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3)比值降低表示粒细胞系统细胞减少或红细胞系统细胞增多。见于粒细胞缺乏症、增生性贫血(外周血液检查见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而骨髓中细胞增生)、脾功能亢进、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需要检查人群:疑似上述病症群体。

注意事项

  检查前禁忌:禁忌吃辛辣食物,要正常饮食。

  检查时要求:

  (1)由于骨髓抽取的部位不同,人群种族不同、年龄不同等,正常人骨髓粒红比值存在一定的差异。

  (2)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粒红比值检查无意义。

检查过程

  以抗EHF病毒单克隆抗体与载体结合成固相化,用以捕获特异性抗原,加待测血清反应后,继加酶标记抗人μ链识别,并使底物显色。

不适宜人群

  一般无特殊人群。

不良反应与风险

  可能引起感染。

相关疾病

相关医院